49岁陶虹自曝徐峥有第三个家,网友怒了_结婚18年,怎么就变成这样?
“突然感觉我养了三个儿子”作者 /瑜蔚编辑 / 阿宝十点视频原创陶虹在综艺上爆了个惊天猛料:徐峥有第三个家?原来,两人女儿刚出生时,徐峥就进入了职业转换期,忙得没日没夜,几乎从不回家。陶虹为了让女……
陶虹在综艺上爆了个惊天猛料:徐峥有第三个家?
原来,两人女儿刚出生时,徐峥就进入了职业转换期,忙得没日没夜,几乎从不回家。
陶虹为了让女儿记住爸爸的样子,每天拿着徐峥照片,在女儿眼前晃悠。
以至于,女儿很长一段时间,看到相框,就喊“爸爸”。
稍微大一点后,徐峥偶尔回来陪她玩。玩着玩着,女儿开始目光涣散,东瞅西瞅,爱搭不理。
终于,女儿忍不住对徐峥说:“你可以回你家了!你怎么还在我家待着?”
在女儿心中,眼前这位陪她玩的,是叫“爸爸”的叔叔。
“爸爸”应该回他的家,而不应该在她家。
徐峥瞬间“石化”,不知道如何跟女儿解释自己是她的爸爸,不是叔叔。
这,大概是“丧偶式育儿”最直接的苦果了。
“网坛一姐”李娜,也曾吐槽过自己家庭生活中的“云队友”。
去年一年,李娜有了更多家庭时间,她买菜、做饭、收拾屋子、带孩子,跟普通妈妈们无异。
每次她在厨房忙碌时,总会被儿子们“妈妈妈妈”的呼喊弄得烦躁不安。
孩子们打闹了,要喊“妈妈”;想吃东西了,要喊“妈妈”;想要玩新游戏了,还是要喊“妈妈”……
鸡飞狗跳。
当她深呼吸,放下手中的菜刀,急匆匆走到客厅时,发现丈夫姜山正跟没事人一样,在孩子们哭闹中,淡定自若地玩手机。
李娜形容,每当这时候,“火气就抑制不住地上头”。
难怪她说“突然感觉我养了三个儿子” !
真是熟悉的场景,熟悉的感觉,熟悉的爸爸们!
这几年,通过女性频频发声,“丧偶式育儿”、“守寡式婚姻”等词进入大众视线。
尽管所有人都知道这不对,但情况并无实质性改变。
有研究机构曾经针对北京市3-6岁幼儿的父亲做过一项调查,其中80%的父亲认为自己“工作很忙,没有时间与孩子交流”。
无独有偶,天津市某公益组织曾对1054人进行调查,发现在一半以上的家庭中,“母亲是子女教育的绝对主力”。
也就是说,无论外界如何呼吁,“丧偶式育儿”和“守寡式婚姻”依然比比皆是。
究竟是什么原因,阻碍了爸爸参与家庭生活呢?
有人说,是爸爸们实在太忙了。
确实,绝大多数爸爸们都觉得,自己是家中经济支柱,因为要赚钱,所以没法管孩子或者做家务。
真是这样吗?
最近,福原爱深陷“出轨离婚”传闻。
尽管真相不得而知,但可以肯定,福原爱婚后并不幸福。
为了他,她退役,独自一人从日本到台湾生活,三年内生了两个娃。
曾经的日本国宝级球员,如今洗手作羹汤,成为家务和带娃的绝对主力。
反观江宏杰,因为“忙于训练”,每周只有周末才会回家。
要知道,在台湾去任何地方都可以当天往返!
即使这样,福原爱的吸金能力依然秒杀丈夫。
随便接个代言出个自传,收益都是江宏杰无法企及的,更别说,江宏杰的姐姐还依靠福原爱的名气出道了。
难怪,江宏杰的妈妈称福原爱为“金鸡母”(摇钱树)。
确实,江宏杰是运动员,训练需要心无旁骛。
可是,如果真是这么心无旁骛地刻苦训练,也早该出成绩了吧?
目前,32岁的江宏杰世界排名依然在200开外,换成在大陆,早就被淘汰了。
到底有没有用心练,成绩不会说谎。
唯一能解释江宏杰为何不着家的,就只有“不想”了。
在综艺中,两人各画了一幅画,表达理想中的幸福家庭。
江宏杰画的,是与福原爱手牵手,女儿一个人拿着气球,孤零零地站得很远;
而福原爱画的,则是女儿站在他俩中间,一家人喜笑颜开。
或许,江宏杰始终都没觉得自己是人夫人父,他留恋的,还是恋爱时的激情。
而福原爱,在决定进入婚姻的那一刻,就已经做好了为人妻母的准备,并且积极实践。
讽刺的是,像江宏杰这样的,可以被解释为“男人至死是少年”,大家甚至还会大夸特夸他的“少年感”。
毕竟,在传统的价值观里,男主外女主内理所应当,男性的“社会价值”更容易被认同。
如果换成福原爱呢?
别说一周只回家两天了,就是把孩子交给老人看管,大众也会谴责她“不是一个好妈妈”。
强大的社会舆论,根深蒂固的社会规训,让无数女性被迫放弃上升期的职业,深陷家庭琐碎无法自拔。
那些全身心投入家庭生活的女性,她们的付出会得到正视吗?
不好说。
抖音上曾有个爆火的短视频,让广大女性们不寒而栗。
视频中,男子举着手机拍摄,完全不知道上前帮衬一把正在弯腰洗衣服的媳妇儿,反而大加炫耀:
“当年为了追你,你亲戚为难我,你爸妈为难我,现在还不是乖乖给我洗衣服,生俩宝宝,免费保姆,我说什么做什么!”
注意用词,是“免费保姆”。
丝毫没有感恩,没有体谅,只有“赚到了”的洋洋得意。
再看已经离了婚的何洁、赫子铭夫妇。
当年,何洁名气远超赫子铭,上升期时选择嫁给他,也是三年抱俩。
婚后,赫子铭生活完全不受影响,该聚会聚会,该拍戏拍戏。
而何洁,一边怀孕,一边带孩子,被困在生活中,很是无助。
她不明白,为何自己转变角色那么快,而对方就不可以。
然而,赫子铭还是嫌弃她脾气大,居然打电话去电台节目中抱怨,一直数落老婆的不是。
最后,连主持人都听不下去了:
“你老婆纵然再不是,可一个女人30岁,而且是一个在事业上强惯了的女孩子,她为了家庭把事业上所有的前进全部停滞,用自己最好的时光去养育孩子,还三年抱俩,如果她不是真心实意的爱着你,她不会这么做!”
长期付出得不到正向反馈,换谁谁都受不了。
那些经济能够独立的女性,或者有一技之长可以谋生的女性,尚可以选择离婚,但那些从小就被灌输“相夫教子”观念、认为家庭就是一切的女人们,只能在痛苦的泥沼里越陷越深。
要么忍,要么走极端。
前段时间,合肥一位全职妈妈,带着4岁的女儿和不满1周岁的儿子,从24楼一跃而下。
母子三人当场死亡。
死者亲属称,嫁过去之后,她没日没夜地伺候一家老小,但婆家并不领情,成天挑刺,甚至连“新衣服都没给买过一件”。
她想离婚,但又顾忌孩子。实在没辙了,才走上了不归路。
人间悲剧。
导演李安曾有句名言:恩爱恩爱,先有恩,再有爱。
婚姻里,如果一方把另一方的付出,视为理所应当,那这段婚姻必将无法长久。
无论是“守寡式婚姻”,还是“丧偶式育儿”,都是这种“理所应当”的具象表现。
令人欣喜的是,越来越多的人,正在试图解决改变家庭责任平等分配的问题。
国家层面上,在“十四五”规划和2035年远近目标草案中,均提到了“探索实施父母育儿假”。
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,也有代表委员提出“夫妻同休产假”、“把丈夫带薪陪护假写进劳动法”等建议。
尽管政策执行起来,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细化,但不可否认,社会正在正视这个困局。
对于处在话题中心的我们,可以做些什么,改变自己的困境?
首要答案,便是拆除女性自己“思维里的墙”:该放手时就放手,别把自己想得那么重要。
网络大V“桑桑姐”曾狠心做过一个实验,她撂下了教育孩子的挑子,也不执念于每天的营养餐点,任由孩子和他爸爸发挥。
结果,在经历了两三天不适后,她发现爸爸也能用自己的方式,把孩子照料得很好。
家庭秩序没有崩溃,亲子关系更加和谐,全家人的心情也变得更好了。
安妮·海瑟薇曾在联合国的演讲中说:
“我们按照固有思维,认为女性应该照顾家庭,这不仅仅是对女性的歧视,而且还限制了男性对家庭的参与联系。我们为什么还要继续贬低父亲们的价值,并让母亲们承受巨大负担呢?”
培养自己的爱好,精进自己的业务,拓展自己的朋友圈,让自己在家庭生活以外,也能找到成就感。
这样,“思维里的墙”会拆得更快一些,不仅能让自己跳出桎梏,还会拥有新的魅力。
当然,这只是第一步,后续还需要爸爸们的配合,舆论环境的宽容等等,才能彻底破局家庭责任分配困境。
不过,能走出这一步,已属不易。
所以,大家一起加油吧!
部分图片来源网络,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作者:瑜蔚,喜欢折腾的85后宝妈,5年3国4城工作生活,热泪盈眶对待生命中的每一天。本文由十点视频原创首发。
十点视频,600万人的文艺生活平台,陪你看见更温暖的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