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孩子年龄越大 和父母的话就越少?原因真实又无奈
简介:为什么孩子年龄越大 和父母的话就越少?原因真实又无奈原标题:为什么孩子年龄越大,和父母的话就越少?原因真实又无奈 文|文儿 孩子小的时候,说话的主要对象就是父母,有什么事情都愿意和父母分享。但是,随着孩子……原标题:为什么孩子年龄越大,和父母的话就越少?原因真实又无奈 文|文儿 孩子小的时候,说话的主要对象就是父母,有什么事情都愿意和父母分享。但是,随着孩子慢慢长大,他们和父母的话就变少了...... 我跟邻居大姐聊天的时候,她常常说起,家里孩子小的时候,家里还比较穷,她和丈夫去南方打工,把孩子留给老人带。因为孩子年龄小,每次离开都对她依依不舍,她过年回家时,孩子更是欢天喜地,夜晚还要抱着她一起睡,总有说不完的话。但是,不知道从何时起,孩子跟她的话越来越少,母子之间独处一会儿就会感觉到尴尬。 ▶孩子和父母无话可说,需要警惕 孩子长大后,和父母没话说,是一件十分让人遗憾的事情。因为,父母是孩子的亲人,对孩子有无私的爱,愿意竭尽全力给孩子提供帮助。孩子有问题不愿意和父母交流,对他来说是一大损失。而且,亲子之间缺少交流,时间久了就缺乏互相理解,容易产生矛盾,也会变得不幸福。 所以,孩子长大后,他们和父母的话越来越少,其实是一个不好的征兆。如果父母仅仅把这种现象当成“孩子长大了”,觉得是正常现象。因为,等到孩子真正和父母无话可谈,双方相处只有尴尬,就比较麻烦了。
▶为什么孩子年龄越大,和父母的话就越少? 说来奇怪,孩子小的时候,无论喜怒哀乐都愿意和父母分享,怎么长大了,就不愿意多说话了呢?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 ①亲子间没有建立起安全依恋关系,互相不亲近 在心理学上,有一种叫做“安全依恋关系”,人会有相信、依恋的对象,认为自己在任何情况下,他们都会给自己提供支持。很显然,在孩子生命的早期,父母就是这样一个最理想的对象。 但是,有的父母因为工作忙,长期久居外地,或者因为懒惰,把孩子长时间丢给其他人带。所以,父母没有给孩子提供安全感、满足感,让孩子信任、依恋自己。等孩子长大后,亲子间的关系,就像是最亲近的陌生人,虽然有血缘关系,但是关系却不亲密,孩子有心里话自然不愿意和父母说。
②孩子在父母那里没有得到应有的倾听和回复 孩子越长大,越不爱跟父母说话,可能是过往沟通失败的经历太多了。有心理学认为,孩子不愿意和父母交流,大部分要归因于在父母那里得不到应有的倾听和回复,挫伤了孩子向父母袒露心事的欲望。 有的父母和孩子交流的模式,令人窒息。比如,使用上级对下级命令式的语气,告诉孩子必须按照自己的想法做,时间久了孩子就感觉亲子间的沟通没有必要,心里有话也不愿意和父母说了。 ③孩子对父母没有自信心,不把父母当成可求助的对象 孩子向父母倾诉心事,一方面是为了寻求帮助,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得到情绪方面的释放。所以,父母要有能力接收孩子的情绪,帮助孩子解决问题。 不过,有的父母给孩子的感觉,是“没有能力的”“弱者”。孩子会认为,即便说给父母听,父母也不理解,就算父母理解,也没有能力解决,最后孩子就选择闭口不语,和父母交流的频率越来越少。
▶如何让孩子在自己面前滔滔不绝呢? 亲子间经常沟通,是非常有必要的,既可以让亲子间的感情变得亲密,化解不必要的误会和矛盾,也能增加彼此的幸福感。父母如何让孩子在自己面前变得滔滔不绝呢? ①平时多关心孩子,给孩子安全感。父母是孩子最值得依靠的对象。虽然,很多父母也在背后默默保护孩子,但是这远远不够,父母对孩子有爱,就要表达出来,让孩子知道。因为,只有让孩子知道父母爱自己,他们对父母才会更加宽容、有爱,遇到事情才会跟父母诉说。如果父母只是像大山一样,在背后默默地保护孩子,万一孩子反应迟钝,感受不到,就不利于亲子间的沟通。
②用自由平等的方式,和孩子建立起沟通。父母要始终明白,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,他们不是父母的附属品,一定要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。所以,父母平时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,要营造一种自由、平等的对话氛围,不要让孩子感觉到过多的压力,鼓励孩子有事情要多多地求助于自己、和自己聊天,亲子间的对话才会越来越和谐。 【话题讨论:你家孩子跟你亲吗?】
声明:家庭网部分图片、文章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