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1个迹象,说明你把孩子养得很好……
世界变化这么快,该给孩子怎样的教育,才能让他们在未来的竞争中不落后?名嘴张泉灵老师曾说过:“人与人的差别,表面看是相貌的差别,其实最重要的,是骨子里思维模式的差别。”我当了18年的母亲,在教育孩子这……
听听我的故事,相信你会有新的启发。
想把好的教育给他
却把儿子逼成了学渣
我叫袁香,是两个孩子的妈妈,
大儿子18岁,小女儿6岁。
第一次当母亲时,
我日夜焦虑的,除了孩子的身体,
还有他的教育。
我常常希望儿子能够机灵点,
尤其是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,
他表现的有些木讷,呆板时。
所以从小我就教他背诗,识字,背99乘法表,
每当儿子因为这些被夸“聪明”时,
我也跟着高兴。
直到有一次去朋友家聚会,
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彻底崩溃,
甚至开始怀疑,
我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出了问题。
那天儿子和朋友家的孩子比赛识字,
同样十个字,朋友家的孩子看了一会,
随便拿出一个就认识,
还能连说带比划地组词语。
再看我儿子,短时间倒是也记下来了,
但10个字,按顺序认得,
随机拿出一个就大眼瞪小眼了。
朋友直言:“你儿子认字儿也是走奇招啊,
不认识就硬把顺序给背下来了,还挺‘聪明’。”
虽然明白朋友只是开玩笑,
但她的这个“聪明”,还是像把刀子,
直戳戳地扎到了我心里。
我也在用心地教,可到头来怎么教出个只会死记硬背的“笨孩子”?
痛定思痛后,我开始寻求更好的教育方法。
翻遍相关文献,只做一件事
儿子逆袭上清华
那段时间,
我几乎翻遍了和启蒙教育相关的书,
研究了不少儿童心理学文献,
还花重金找到儿童教育人士寻求经验。
终于了解到,
人的大脑在婴幼儿阶段发育非常快,
但到了8岁后开始逐渐减慢。
因此幼儿的成长要以培养思维为主,
在黄金期培养孩子受益终身的
学习方法和能力,
比长大后费尽心思买学区房、
报价格高昂的课外班,
效果都要好上千百倍。
根据书里的提示,
我转而关注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。
不再要求儿子的识字量,而是由字本身探索背后的知识,锻炼发散思维;
不再强求他的计算能力,而是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数字与数量的关系,培养他的探索欲;
带他一起玩七巧板,思维启蒙书,开发空间想象和逻辑思维能力……
一开始家里人都不理解,
不教孩子扎扎实实的知识,
反而带他“疯玩”有什么用。
直到上了小学,
才发现思维能力强的孩子就像开了挂!
一二年级的差别还不够明显,
三年级以后,儿子就甩过了大多数同学,
几乎没怎么在学习上下功夫,
但成绩常年在班级前三。
身边的朋友们也都羡慕我:
生个这么聪明的孩子也太省心了吧,
要是我,做梦都得笑醒!
其实大宝有这样的成绩,
都在我意料之中。
因为我知道,从小培养儿子的思维,
让他在无形之中拥有了超越同龄人的记忆力、专注力、理解力,
不管在哪个学科,都能如鱼得水。
除此之外,思维能力还能够帮助孩子理解知识背后的基础逻辑,
所以无论题目怎么变,
都能抓到核心考点,
而这恰恰是学霸的特点。
最终,大儿子不负所望,
考进了清华大学,
也是身边少有考上清华的孩子。
教育方式更进一步
女儿比哥哥更轻松
有了哥哥的先例,
小女儿朵朵出生后,
我就格外重视她思维的培养,
买了不少开发思维能力的书和玩具,
但随着她慢慢长大,开始被游戏吸引;
而我工作日渐繁忙,
能陪她在身边的时间变少,
这件事变得越来越吃力……
我很担心,
在最该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的时候耽误了,
未来学习道路会越来越难。
在不断寻求解决方法的时候,
我注意到,近几年相关部门,
一直在大力推广编程教育,
而且不止一次发话,
一定要让编程从娃娃抓起!
进一步了解才明白,
编程的本质是一套“发现问题—思考问题—解决问题”的思维方法。
学习编程时,
孩子需要把一个复杂的大问题,
拆解成一个个可以解决的小单元,
逐步解决整个问题。
这个过程能够锻炼孩子的
逻辑思维能力、专注力,
同时学会运用编程思维,
去规划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。
这不正是我一直苦苦寻找的,
培养孩子思维的好方法吗!
多方查证后我还发现,
目前国内超过九成的家长,
都把编程作为孩子思维培养的主要方式,
那些成功人士和娱乐圈中有远见的父母,
也早就在让孩子学习编程了:
扎克伯格科技大佬,从孩子认字时就开始学编程;
黄圣依大儿子安迪4岁开始学编程,现在都会自己设计游戏了;
在《三十而已》里扮演“全剧唯一好男人”的许子言,虽然才5岁,但每天早上都会主动上编程课。
仔细想想也不难理解,
近些年,无人酒店,无人驾驶,
无人餐厅相继出现……
这就意味着,
未来机器的精密程度可能超过人,
孩子提前懂得借助科技的力量,
才能走得更远。
让孩子学编程,不仅锻炼思维,
还能掌握一门未来必备技能,
我真心觉得非常值得一试。
在身边妈妈们的推荐下,
我选择了国内老牌的编程品牌——编程猫。
它是国内在少儿编程教育做的很早,
也是知名度较高的大品牌,
已有长达5年的课程研发和服务经验。
虽然品牌没话说,
但在正式上课前,
我还是有点担心孩子学不学进去。
没想到AI教学方式、简单有趣的课程设置,
一下子就把朵朵吸引住了。
学了一个月左右,
我明显感觉到女儿思维上的进步,
无论是生活,还是学习上,
都慢慢变得有规划起来。
有一天,上完课后,
她突然很开心地说,
自己已经弄懂游戏背后的原理了。
从那时开始,就没怎么见她玩过游戏,
反而常常和哥哥一起研究对自己编程作品有帮助的一些“学术问题”,
短短一学期,
她的成绩也从原来的年级一百来名,
挤到了年级前10!
每每看到两个孩子现在的状态,
我就想到约瑟夫·坎贝尔提出的“英雄之旅”:
每个英雄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,
他会遇到挫折、灾难。
在这个旅程中,
会有一个智者带领他不断成长,跨越挫折。
而我们家长,
要做的就是成为给孩子指路的智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