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岁萌娃持续便血 罪魁祸首却是“鱼骨” 你还在给娃乱吃鱼吗?
简介:1岁萌娃持续便血 罪魁祸首却是“鱼骨” 你还在给娃乱吃鱼吗?原标题:1岁萌娃持续便血,罪魁祸首却是“鱼骨”,你还在给娃乱吃鱼吗? 当孩子进入长身体的阶段,家长为了给孩子补充蛋白质和钙,也为了让孩子将来变得……原标题:1岁萌娃持续便血,罪魁祸首却是“鱼骨”,你还在给娃乱吃鱼吗? 当孩子进入长身体的阶段,家长为了给孩子补充蛋白质和钙,也为了让孩子将来变得更聪明,会特地让孩子多吃鱼。不过吃鱼虽好,但是其中的注意事项也有很多,否则一个不小心,孩子因为吃鱼的方式不当而受伤,那可就得不偿失了。 前段时间,南京市有一位一岁半的男童阳阳,连续几天出现了便血、食欲不振的情况,症状持续了几天没有好转之后,男孩的家长便带着孩子来到了医院检查。经检查后发现,孩子的腹腔处有一块明显的异物。原来,在一周前,阳阳和奶奶在吃饭的时候,阳阳玩心大起,想要玩饭桌上吃剩的鱼骨,被奶奶制止之后,阳阳便把餐桌弄得乱七八糟。然后趁奶奶在收拾餐桌的时候,拿起桌上的一块大鱼骨吞了下去。了解完缘由之后,医生顺利地帮阳阳取出了体内的鱼骨,目前阳阳的不良症状已经逐渐消失。 网友们看完这则新闻之后,纷纷评论: 网友A:孩子在吃鱼的时候,一定要有大人在身旁监管啊, 网友B:给孩子吃鱼的时候,我都会小心地先把鱼骨挑出来放到一边去,这家长心太大啦。 网友C:看来给孩子吃鱼的时候还是得慎之又慎,否则一不小心就卡食道里了。
其实,在给孩子吃鱼的时候,除了注意鱼刺的问题之外,还需要注意的是,并非鱼身上的所有部位,都是适合孩子吃的。那么,在吃鱼的时候,家长的误区具体有哪些呢? 1、 鱼头不补脑 许多家长都信奉“以形补形”这一说法,所以他们会自然而然地觉得,想给孩子补脑的话,那么鱼脑是在合适不过的选择。但实际上,鱼脑含有较高的汞成分,如果孩子经常摄入的话,不但起不到补脑的作用,而且还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。 2、 鱼眼明目的效果不大 鱼眼之所以会有明目的说法,是因为其含有DHA。不过,并非只有鱼眼内含有DHA,其实我们身边的蔬菜,比如胡萝卜、西蓝花等等,其含有的DHA比鱼眼要高得多,因此,如果真的想达到明目的效果,多吃蔬菜水果效果会更明显。
3、 并非所有的鱼籽都适合孩子吃 有些鱼的鱼籽,如河豚和石斑鱼等,这些鱼的鱼籽含有较高的毒素,严重的话,甚至会给孩子造成生命危险。因此,家长在给孩子吃鱼籽的时候,一定要注意甄别。 说了那么多,其实鱼身上最值得孩子吃的部位,还是鱼肉。那么,孩子多大的时候,就可以吃鱼了呢?一般说来,当孩子半岁之后,就可以吃鱼了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家长要判断孩子是否能够接受辅食以及在吃鱼之后,会不会出现过敏的现象。如果符合要求的话,就能够循序渐进在孩子的食谱中,增加鱼肉的含量。而在给孩子烹制鱼类的时候,最好的烹饪方式应该是清蒸,才能够最大程度地锁住鱼的营养成分。 最后,我们再来挑选一些,有哪些类型的鱼最适合给孩子吃。一般说来,在挑选鱼类的时候,家长应该注意三大事项:汞含量少、刺少、营养成分高。例如罗非鱼、鲈鱼、三文鱼、金枪鱼等等,都是不错的选择。
声明:家庭网部分图片、文章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